建邺史话 | 从宋朝开始,这就是江心洲名称演变的故事
东汉时,江心洲还只是江中一个小小的沙洲。
宋代,由于长江泥沙不断淤积,小沙洲扩大,呈梅子形,明代称梅子洲。
宋—清—民国,江心洲的变迁
宋名相王安石辍居江宁(今南京)时,曾登洲造访隐士叶致远。相携漫步,优游洲头。
△王安石
面对“江上秋云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优美景色,恍若置身桃源,曾留有一诗:
迷马山前涨一洲,木人图志失偏收。
年多但有柳生肘,地僻无复茅盖头。
河侧鲍生于尚立,江边屈子槁将投。
未妨他日称居士,能使君疑福可求。
△江心洲
清朝,洲上始有人垦荒,皆为安徽无为县逃荒者,至今洲上有些老人还能背得出当时流传“人老无处去,下洲种洲地。起风不出门,下雨不出去”的民谣。
△江心洲
民国初年,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拟将梅子洲建设成工商业区,并建商港于洲之江外,以促进南京的经济发展。据史料记载:这个洲曾经一河相隔,分为南北两洲,北曰永定洲,南为寿德洲。寿德洲最南端叫凤林洲,故1958年前江心洲曾一度称作永定洲。
第四大岛,长江上的一颗明珠
江心洲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2公里,最宽处2.75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长江中仅次于崇明、扬中和八卦洲的第四大岛。
有耕地1.24万亩,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景色秀丽,全洲田圃富饶,林园丰茂,四季苍翠,终年碧绿,绿化达40%以上,是城市中少有之绿洲,难得之净土,被誉为长江上一颗明珠。
而今,江心洲位于南京沿江风光带的中心位置,通过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的实现,一个集森林公园、田园风光、大江风韵的旅游胜地将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神鹭—鼋,江心洲的传说
有关江心洲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长江下游的白鹭洲上有一只神鹭,冬去春来,在江心洲生息繁衍,后来飞走了。多少年后,神鹭想起了生它养它的家乡,衔来一粒谷子,准备种在洲上以报养育之情。
但时过境迁,长江下游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面貌全非,神鹭找了很久怎么也找不到它的家乡和旧居,它又饥又渴,正当它展翅汲水之际,嘴里衔来的一粒谷子正落在长江之中的鼋的背上,刹时长江中便形成了一个洲,呈“梅子”形。
鼋的后半身被压在梅子洲的下面,而鼋的头仍昂首在洲头,不知过了多少年鼋变成了石头,日日夜夜守卫着梅子洲。
至今洲上的人还在说:东海龙王有根定海神针,江心洲有块镇江鼋头石。
编辑:叶子
来源:建邺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