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13分钟聚焦江心洲,原因是……
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CCTV-4《远方的家》向世界各地的观众用13分钟聚焦生态科技岛,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先一起回顾下。
视频链接:http://tv.cctv.com/2019/11/26/VIDE0EC2xGj0p3eXEcEgEVs4191126.shtml
央视从生态保护、海绵城市、绿色产业 、民生保障等方面介绍了生态科技岛中新合作的建设成果。日前,小编特意采访了视频中的两位主人公,生态科技岛工程师郑宏付与洲岛家园居民钱杨波。央视采访背后还有哪些“秘密”?小编带你一起去看看。
图 | 郑宏付与央视记者
Q:视频里的海绵城市到底是什么?
A: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会“呼吸”、有“弹性”,减少城市遇到暴雨时出现“看海”的尴尬。它采用“渗、蓄、滞、净、用、排”等海绵技术,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待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按照“源头减排—转输控制—蓄排系统”思路,构建全岛海绵生态系统。
Q:建设海绵城市有什么优势呢?
A:南京是首批江苏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生态科技岛在开发建设之初,依托“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海绵新绿洲”核心理念,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的“安全、美丽、活力、共赢”,建立适合生态科技岛特色的海绵系统。生态科技岛属于长江漫滩地貌,生态基底条件优越,现状水面率高达6.5%,本身就是一块天然海绵体。
Q:视频里的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能再介绍一下吗?
A: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高到低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全岛绿色建筑已100%全覆盖,绿建二星占比50%,绿建三星占比20%。
Q: 全岛“生态优先”理念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A:生态保护贯穿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和建筑面积双控要求,全岛绿化覆盖率接近70%,生态湿地零损失,规划水面率达6.5%。规划将生态空间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防护区、生态发展区和生态公园区进行控制引导。生态保护区,是以保育为主要功能的沿江滩涂湿地,原则上禁止一切建设行为。建设区引进的主导产业也是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水科学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城建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干预。
Q:采访中提到的“绿色产业”能再介绍一下吗?
A:“绿色产业”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产业。目前全岛以信息科技和生态环保为主导产业,先后引入国际水协会全球运营中心(南京)、胜科水务中心、腾讯云启、科大讯飞、新加坡创业行动社群南京国际中心等国内外重点企业、研究机构、双创平台,打造低碳智慧的科创产业。
结束了郑工的采访,我们来到了钱杨波先生家里,钱杨波再次打开了话匣,讲述了洲岛家园的幸福生活。
图 | 洲岛家园居民钱杨波
Q:您居住的安置房,从交房到入住您的感受如何?
A:选房入住,从入场到签到、流程办理、验房都有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和服务。房子是全装修交付,屋内油烟机、橱柜、洁具、灶具配备齐全,用环保材料装修。工作人员对房屋进行空气质量测试,符合国家标准后,才交到我们手中。
Q:和过去相比,哪些变化您觉得比以前更大了?
A:过去,江心洲只有很破旧的马路,下雨天全是泥泞。现在,自从开发建设生态科技岛以来,岛上宽敞整洁的柏油马路,公交车站就在小区旁,14年地铁10号线又通到了家门口,从过去渡江去城里,到如今成为市区城里人,我们成了别人眼中的岛主,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Q:您眼中“江中绿地 洲岛家园”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A:随着生态科技岛开发建设,我们住上了新房子。社区配套逐渐完善,洲岛家园附近菜场、银行、超市样样都有。智慧惠民菜场对食品进行跟踪、追溯管理,让我们吃起来安心更放心。社区生活丰富多彩,老年大学让我圆了年轻时的学习梦。这就是我们的洲岛幸福生活。